文章&心情分享--
「真正放心讓你飛」汪培珽老師的親子書。很值得一看再看。角色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本身的自己,是否真正懂得「對上(長輩)放心與尊重與對下(晚輩)放手與關懷」...若是這輩子的功課,就勇敢面對它吧^^祝福大家!



一代不如一代,問題出在這一代人

作者:林倖妃採訪整理2012/12/03

「人才在哪裡?」是全球老闆共同的焦慮,2012年教育特刊以「能力扎根」為主題,特別專訪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,談談如何幫年輕人打造炙手可熱的將才基因?

台灣企業近年常憂心人才流失,但我認為癥結點是舞台相對不足。

同樣一個人,在市場大的地方,產生的效益更高。企業如果沒有把舞台擴大,沒有創造價值,爭取更大市場,沒有國際化思維,而是用保護主義、保護市場和保護人的思惟來看,最後結果沒有好舞台,人才自然會流失。

因為人才沒有國界,尤其是好的人才,全世界都需要,人才為了產生自己的價值,一定會選讓他能成長發揮的環境。企業要提供舞台讓人才能成長、發揮,還要讓人才可以有所貢獻,達成他們的成就感,否則一定留不住人才。因為人才無法成長就沒有價值,人生就沒有意義,企業要從人性基本面去思考。

從整體來看,如果台灣人才可以運用大陸,或是在美國有效發揮,也是台灣對人類盡一點力。

但我更希望台灣因為有更好的舞臺,對人類有貢獻,而不只是台灣個人跑去美國或大陸為人類做貢獻。

要鎖住人才,薪資絕對不是最關鍵,因為價值有六面向,直接、間接、有形、無形、現在、未來;人的報酬同樣有六面向,自己的現在、未來,有形、無形成就,以及直接、間接獲得等,都是應該要考慮的。

若提供環境,只是考慮短期的、有形的金錢,這是不完整也不永續。但遺憾的是,企業對財務或人的觀點,都是只看簡單的數字,我稱為「半盲文化」,只看到一半,對於未來、無形、間接的,都看不到。事實上,人類文明和長期進步,要從六面向不斷交互平衡發展,才會產生最大價值。

頂尖的定義也要改變。現在的世界和社會,要做到頂尖有千萬個機會。老祖宗說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,但現在的世界多元化,有超過三百六十萬行,在自己的領域做到卓越就等於頂尖。

達到頂尖最重要的能力,就是學習的能力,因為要頂尖,就要不斷成長、不斷學習,設定一個領域,專注且不斷追求卓越。現在即使我退休了,為了對社會更有貢獻,還要不斷學習。

但要提醒的是,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,要學習融入社會,在頂尖過程中不能害別人、拖垮別人或是藐視別人。大家要合諧成長,團隊合作能力很重要,否則要往上爬時,人家就把你下拉,這是很現實的事情。

我必須說,現在所有問題不能檢討年輕人,只能檢討我們這些當家的人,一代不如一代,問題出在這一代人,不是下一代。這一代人就是要提供舞台給下一代,碰到失敗要鼓勵他們,學習不斷克服困難。所有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的人,要負200%的責任,不是100%而已,要加重處罰、加重責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鈞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