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日記:20130321

媽咪背景:
我是保母,也是百歲保母^^

我生二個,老大是女兒3y6m多,是不吃糖,並會很自然回絕對方「我不吃糖,謝謝^^」的成功例子^^

這要從一歲前後就要開始引導教育!!

父母只要有心,從境教、身教做起,
孩子所聽所看所學會比較傾向正確習慣。
盡力做,持續引導,從機會教育開始,孩子漸漸能聽懂、能看懂對自己有益的是什麼!
當然,父母的態度與習慣,是最大的關鍵^^

觀念正確+確實落實+耐心陪伴+適齡詞語+有趣詳解=快樂學習良好習慣的健康孩子!

我覺得讓孩子知道化學糖果餅乾的壞處是什麼?很重要!!!
平時父母在引導孩子不吃的同時,
一定要說明為什麼不要吃?
吃了對身體會有什麼壞處,

當然,這需要一段時間,但一定會有成效的!
教育,從家庭開始,要影響別人很難,
但教育自己的孩子有「正知見」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,孩子也一定能學會的事!!我

家容姐現在三歲半多,真的就會不吃!
打從心裡,真的不吃!
不是我家孩子比較特別,
每個人能有保護自己,不會故意「明知道這食物不好,還硬吃下肚」!


所以,大人的責任與能做的事,
就是「給孩子正確的健康觀念,
與將慾望找到適合的食物來吃,
例如:在孩子包包放健康零食,
如果真的到保母家或和其他孩子同樂時,
就能拿出健康零食吃,甚至與同儕分享」,這是可行的^^,
試試看唷!!

水,需要疏通,能能細水長流!
慾望亦如是也.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會吃零食有幾個原因與處理方式?
與大家分享我與3y6m大女兒從小到現在的親身經歷。


一、口慾的滿足--

平時三餐吃飽飽,
真的有時嘴饞,
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餅乾,
健康又增進親子關係。

上下午可以在餐與餐之間固定一個時間,
例如上午茶,十分鐘,吃孩子想吃,媽媽也可以接受的健康點心。
其他時間是不能吃零食,
孩子也要學習控制慾望與學習自制能力。


二、從小長期健康觀念的建立(吃與不吃的優缺點)--
從很小的時候,
父母可以善用境教,讓孩子少接觸有害零食。
因為孩子還小,還沒有分辨利弊的能力,
只像海綿一樣全盤吸收環境給予的刺激與物質條件,
所以「從小給予正向健康的環境,加上主要照顧者的耐心表達與堅持」,是很重要的。


孩子一直持續在學習,
也許現階段還不會表達「聽懂了或為什麼不能吃?」,
但是孩子是持續在了解消化大人的語言與涵意的,
過一段時間,孩子都消化並了解大人的意思,就會做出適當的行為。

所以「持續+耐心+適齡詞語+有趣詳說」是很重要的^^。

三、同儕互動的眼光--
當同儕在吃,
孩子會想和同伴有交集而跟著吃,
但這並不代表孩子是因為「真的想吃」零食,
零食只是一個媒介工具,
可以試著引導孩子「主動」與同儕分享健康零食,
建立人際互動的橋梁,
孩子不只是「被動或被影響者」,
我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「正向影響他人的角色」。


四、零食不只是零食--
大女兒容姐,
會把漂亮的糖果收集起來,
放在專屬的零食小冰箱,
若真的遇到無法拒絕的對象,
就會收下零食,帶回家,放進小冰箱,滿足「我也可以擁有零食」的慾望。
也可以兼顧「零食只是收藏品」而不是一定要把漂亮但不健康的零食吃下肚><"。


五、帶孩子一起買健康零食--
「讓孩子自己選擇健康零食的決定權」,
平時要去有機店買食材之前,
會跟孩子溝通好,
「今天妳可以選三項妳想吃的健康零食,讓媽媽幫妳選一樣。
等妳吃完了,
下次若有再來有機店,
剛好有賣,
妳就可以再買一樣。
出門前,
先把購買清單與買東西的規矩說明白,
也確定孩子也懂了,
才可以買孩子想要的健康零食。
如果出門之前沒有達成協議,就不能買!
讓孩子知道買東西之前,
必須是有「規劃再買」而不是想買就買。
也必須「媽媽買好『需要』的東西,
剛好有餘錢,就可以買『想要』的健康零食。」


觀念正確+確實落實+耐心陪伴+適齡詞語+有趣詳解=快樂學習良好習慣的健康孩子!

不同年齡有不同處理方式,這些是大原則。
「孩子是父母生的,父母就有教養的責任,
真的想讓孩子有正確飲食與選擇健康零食的能力,
『父母的身教與態度』是影響孩子最主要的關鍵」!
總不能.....一直糾正孩子不要吃垃圾零食的同時,
父母卻在生活中吃垃圾食物給孩子看@@.....


零食,只是生活中一個部份。
也不要造成家庭革命@@!


父母如何「善巧」處理「在適齡適宜做應該做的事」,
而達成「平衡點」,也是孩子學習的能力之一^^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實例分享:

媽:「如果有人要送妳糖果餅乾,妳要怎麼辦?」
容:「跟他說『不用了,謝謝』」

媽:「可是如果他一直要送妳,一定要妳拿,怎麼辦?」
容:「收下來,跟他說謝謝,再帶回去當玩具玩,或送給有吃糖果的小朋友。」

媽:「可是那是有化學的糖果餅乾,怎麼辦?」
容:「就送給有吃化學糖果餅乾的小朋友就好了,因為他們也會花錢去買呀!」

媽:「那妳怎麼知道那一個小朋友有吃化學糖果?那個沒有吃?」
容:「如果小朋友有看到我小冰箱的糖果,想吃,就請他問他的媽媽可不可以吃?如果可以才送他。」

媽:「如果一群好朋友都在吃化學的糖果餅乾,怎麼辦?」
容:「我就帶我自己有機的糖果餅乾就好了。」

媽:「如果其他的小朋友,看妳吃的糖果餅乾和他們不一樣,怎麼辦?」
容:「如果他們要吃,我自己吃還有剩,可以分給他們吃。」

媽:「如果妳自己不夠吃,怎麼辦?」
容:「那我下次就多帶一些,和他們分享。但是如果這次我不夠吃,我就沒辦法分享了。」

過了一下子,容姐跑來跟我說....
容:「媽媽,我們可以自己做果凍或餅乾,帶去和小朋友分享,如果我吃的時候,其他小朋友也要吃的話,我就可以請他吃了。」

補充:
1.之前一歲多,媽和容自做過乾餅,所容印象深刻,也常提議有空時要再一起做餅乾。
2.做果凍,大概是容姐二歲快三歲的時候,媽和容姐成功做成了果凍,也帶去和娘家與婆家的家人一起分享。因為分享自製的餅乾果凍,有得到正向的肯定與經驗,所以才提出這個解決方法^^。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媽媽的感想:
這是從容姐一歲前後,
開始面對爺爺奶奶或其他小朋友會送她化學餅乾糖果時,
我決定,
我一定要找出二全其美的方法,
讓孩子不受委屈,同時又能享受同儕之間一起吃東西的參與感。


實驗二至三年的現在,有達到平衡點,
1.孩子懂得婉拒對方的好意,
2.也懂得惜物分享給適合的對象,
3.更進一步找到「分享自製健康零食並學習分享」。
這三個階段,是有層次的,也是大人與孩子共同努力學習得來的寶貴經驗。


我希望能讓孩子「吃得營養均衡與健康」同時,
也能「尊重並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」
(自己不夠吃而不想分享時,大人會尊重孩子,不會強迫孩子不開心地分享),
進而協助孩子對自己的健康與決定的後果負責。


很開心與大家分享^^


祝福大家~
能善用自己的角色(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),
盡最大的能力,
配合其他資源(有機店或自製健康零食),養育健康又樂於分享的寶貝^^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鈞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